跑步比赛听歌好吗?

陆玉仪陆玉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需要区分两个概念——配速和速度。 配速这个词更偏向于主观判断。比如说我今天状态很好,我想跑快一点,可能我的主观意识让我觉得自己是在用5分配速奔跑,但其实我可能只用了4分半,这种主观感受在运动后需要自己通过数据来印证。而速度则更加客观,是相对主观感受而言的。

我们往往说一个人跑的很快,是说他的成绩很好,没有具体指配速。而这个成绩好,其实就反映了他是以更快的速度完成的跑步任务或目标。所以配速是个主词,反映的是主观感受。而速度则是动词,反映的是实际结果。 那么回到这个问题,题主说的听歌,其实是把音乐作为配速的工具。通过歌曲来控制配速。这是很多新手跑者都会尝试的做法。然而事实上,音乐对于配速的影响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有学者研究了不同节奏的音乐对运动员无负荷跑的影响[1]。他们选取了12位年轻男性受试者,这些受试者都没有过长期练习有氧运动的经历。实验中,被试者在30分钟内完成了一次测试,测试内容是无负荷跑步(NBR)。 在NBR前,被试者先完成了12分钟的热身活动。随后,被试者被分为4组,每组3人。分别听下列4种音乐:

①古典吉他曲目;

②巴塞罗那队队歌;

③流行歌曲;

④班得瑞轻音乐。 测试开始前,被试者的平均年龄为20.57±2.22岁,身高为168.79±10.59厘米,体重为55.90 ±6.48千克。参加测试时,被试者的强度耐力指数(IR)为58.77 ± 7.23。 NBR结束后,被试者的平均速度为3.71 ± 0.28米/秒。经过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与测试前相比,各种乐曲下被试者NBR后的IR都有显著的提高,并且NBR后,被试听众认为自己的速度明显“加快”了(P <0.01)。

研究者也发现,在NBR过程中,随着音乐的进行,被试听众的速度确实有逐步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听到第三首歌时,大部分被试听众的 IR已经比初始值提升了10%以上。 有学者分析了不同节奏的音乐对于运动效果的影响[2]。他们选取了18名健康男性受试者,这些受试者都没有过长时间锻炼的习惯。实验中,被试者在40分钟内完成了两次测试,每次测试间休息15分钟。在第一次测试中,被试者完成的是低强度、长时间的运动,而在第二次测试中,被试者完成的是高强度、短时间的运动。两次测试项目相同,均为踩踏机测试。 踩踏机测试中,被试者双脚脚跟着地慢跑,同时,机械臂会给脚掌一个向下的冲击力,从而形成循环往复的运动。实验中使用的踩踏机每分钟振动频率为180次。每次测试前,被试者的年龄、身高和体重的平均值如下: 第一次测试中,被试者完成了10分钟热身,然后开始正式测试,测试项目为低强度耐力测试(LNT)。 LNT共进行了20分钟,期间被试者持续保持一定心率水平,并尽可能多地使用腿部肌肉群。LNT结束后,被试者立即进入第二个测试环节,即力量测试(ST)。 ST共进行了15个周期,每个周期包含4次重复,每次重复包括4步上/下行。在每走完一步后,都被试者需休息30秒钟。为了增加难度,研究人员在最后一个循环的最后两步加入了额外负荷。 最后,研究人员通过计算每循环的最终步数,得到了被试者整个测试过程中的总步数。所有被试者在2个小时内完成了这两个测试,其中LNT的时间范围在9~11分钟,平均时间为(10.2 ± 0.5)分钟。ST总共完成了57~67个周期,平均值为(62.5 ± 4.8)个周期。 两种不同节奏的音乐对于运动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当播放慢歌时,被试者完成了更多的步数,而当播放摇滚乐时,被试者完成的步数明显更少。

综上所得,不管是从生理角度还是心理角度,音乐对于运动员的表现都是有影响的。不过这种影响是否会对运动造成危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对于普通的业余跑者来说,在跑步过程中适当听音乐是可以的,也是有益的,但前提是要控制好音乐的节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