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棒的作用是什么?
“铺棒”是木工中一种常用的工具,又叫开榫机、榫槽机(浙江一带)或者是刨棍儿(北京话),用现代机械行业术语叫做“成形刀具”。 传统木制家具制作的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铺棒”来达到榫卯结构的需要,现在随着家具制造业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大量先进的生产设备的导入,手工制作的“铺棒”逐渐被数控化的机械设备所取代,但传统的“铺棒”制作工艺至今仍在一些地区沿用。 在我小时候(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江浙一带的家具厂看到过的都是师傅们在徒手使用“铺棒”的制作工艺来完成榫头的加工,而北京的一些家具厂则会用一种专用的刀具来给大件的木料开榫头。后来随着电脑数控化设备在木工领域的普及,我也慢慢地在工作岗位上见识了各种新式的刀具,也见到了数控机床通过编程来模拟出“铺棒”的样式从而给木材加工榫头,不过这种设备造价昂贵,一般只有规模较大的工厂才有配置。
在我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和工作后渐渐地开始接触和使用各种现代化的木工装备,于是乎对于像“铺棒”这样过去的传统木工工具也越来越陌生了,只能从课本上或是前辈们的口中去了解它们的样式和用途。今年春节前回去探望父母时恰好有一邻居在装修新房,便聊起了关于木工刀具的话题,他告诉我如今已经很少有人再用“铺棒”这样的工具了,因为机械自动化程度高的机床不但效率高而且加工出来的形状非常规范标准;而我则认为虽然“铺棒”这样的传统木工工具很费时费力,但它们却是纯手工打造的艺术品,每一件“铺棒”的尺寸都是定制的,很难用标准化机床来批量生产。
看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的木工工具会慢慢被淘汰,而另一些则会永远地保留下来,成为珍贵的历史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