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怎么蒸才好吃吗?
鸡蛋是人类最古老的食品之一,目前国际上认可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证据显示,早在150万年以前人类的祖先就已经开始孵化鸡蛋了。 如今我们一日三餐都能吃到鸡蛋,可是你知不知道,在中国有个地方的人把鸡蛋当作主食呢!那就是云南石屏县。在那里人们将鸡蛋裹上麦糊放在锅中蒸熟后做成点心,早餐或者加餐都可以吃。
这种鸡蛋吃法叫“炒米粑”,用当地的话写出来大概是这个样子:“抄咪巴”。 在我国古代的《齐民要术》(公元6世纪)就有关于“抄米饼”的方法记载,说明这个方法已经流传了很久很久。不过当时是用小米做“抄米饼”的原料。 用大米做的“炒米粑”在明清两代还上过“菜单”,比如明朝朱棣年间刊行的《酒政》中就有“炒米布袋儿、炒米糕”;而到了清朝咸丰年间的《调鼎集》里则有了“炒米丝”和“炒米糖”的做法。看来“炒米粑”的历史非常悠久哦~ 现在“炒米粑”的原料除了大米以外,还可以是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做法也有多种多样,有蘸水中吃的,有裹蛋液下锅炸的,还有像包饺子一样包馅吃的....真是做法多样又美味十足啊!
那为什么要用鸡蛋来蒸食呢?原来,首先鸡蛋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及氨基酸,这些成分都能够为人体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其次,鸡蛋中水分含量较高,达到78%,所以蒸制的食物能够保持湿润嫩脆,口感较好;另外,鸡蛋中含有大量淀粉,经高温蒸制后会形成糊化效果,使得食物软糯可口,而且鸡蛋清具有保护蛋壳的作用,从而使整个蛋黄不会暴露在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