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胃粥有哪些做法?
说到养胃,不得不提到一个人——张仲景,相传其发明了“养胃汤”,并以此治好了同僚的胃病。 “养胃汤”其实是在汉魏时期成书的《伤寒杂病论》中出现的,是由黄芪、人参、白术、陈皮、半夏、当归、川芎、芍药、甘草组成的方剂,具有益气健脾,和胃止痛的功效。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胃痛、胃酸、胃胀等。 后世依据“养胃汤”组方原理,相继出现了许多以补脾胃、养胃阴为主对胃有保健作用的中成药,如参苓白术散、补中益气丸、温胃舒颗粒、养胃颗粒等等。 这些药物大多以补益之品为主,对于虚证患者常有较好疗效;而对于实证患者,则往往效果不佳。
所以,在运用上述中成药时,一定要明辨阴阳虚实之证型后再行服用。可多参考《伤寒杂病论》中的方剂配伍原则,以及《黄帝内经》中对养生茶的记载,“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同时,也要注意切勿过度调养,反而因积滞伤阳,使疾病向不良方向发展。